第一部分 – 经卷
本研究可以帮助您回答质疑者的一些问题,诸如:
- 圣经成书于几千年前,从写出的第一本到现在,它的抄写过程是否精确?目前版本是否与第一本完全一样?
- 新约作者们真地是耶稣的门徒们吗?
- 有没有人修改过圣经(增添或删减)?
在评估古经卷抄本时,‘可靠’是什么意思?‘可靠’的意思不是指书卷中所记录的都必然是真实的,而是指:
- 从古到今,内容没有改变,当前版本与第一本内容一样。
- 我们所认为的书卷作者身份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在评估可靠性的第一方面时,即古卷抄本内容有没有改变方面,学者们会考察两点:
A) 现有的古卷抄本数量
B) 古卷抄本的年代(越早越好)
经卷抄本是:任何手抄而非打印或印刷的作品。
古经卷抄本的数量
要想确认最早的版本是否被抄写得正确,我们就需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抄本,抄本的数量越多,在抄写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就越少。
举例说明。“A原件”只被一个人抄写一次,我们把这个抄本叫“B抄本”,“B抄本”也被抄写一次,这次我们叫它“C抄本”。在传抄十次之后,如果其中某本在抄写时出现了错误,那么这个错误就会被后面的抄本持续地抄写下去。这就像是那个著名的实验,房间里站着一圈人,第一个人向第二个人耳语一句话,第二个人再耳语给第三个人,如此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但当他大声说出自己听到的内容时,已经与第一个人的那句话相差甚远了。
但是,如果“A原件”被一百个不同的人分别抄写一次,就有了一百个“B抄本”,这一百个“B抄本”再被一百个不同的人各抄写一次,如此我们就有了足够数量的正确抄本。因为抄写正确的抄本要多于有错误的抄本,所以如果出现了与其它抄本不一样的地方,就应该是错误之处。而且,我们可以对比内容的不同部分,看它们是否一致,如果有了抄写错误,就会不一致。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抄本越多,就越可以鉴定出抄本的精确度。
在古书中,圣经的抄本最多,远超任何其它古卷。单新约就有超过2万5千本不同语言的抄本,其中古希腊语抄本超过5千8百卷。排在第二名的古书,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只有1千8百多个抄本。
经卷抄本的年代
学者们在检验古经卷抄本的可靠度时,另一个考量的因素就是这些抄本的年代与第一本书完成的年代有多接近。当然,与第一本越接近,期间的转抄次数可能就越少,出错的次数就越少。如果一个抄本与原书相差一百年,比起另一个相差一千年的抄本,其与原本之间的转抄次数可能就少得多。故此,相差百年的抄本的可靠度被认为比相差前年的抄本要高得多。
就新约圣经来说,它不但是在抄本数量上要远超其它古书,而且其现存抄本与原本之间的年代接近度也比其它古书要短很多。
新约抄本与原本之间的年代差距:
含有约翰福音18章一部分的抄本片段:成书年代是公元后117年
根据对约翰福音原本成书年代的推算,此抄本与原本之间相距20-50年。
全本约翰福音、路加福音、彼得前后书、犹大书:抄本成书年代是公元后200年
这与原本相距大约110-150年
含有新约绝大部分内容的抄本:成书于公元后250年
这与原本相距大约150-200年
在现代的人来看,50或250年似乎很久远,但在古书和古经卷抄本领域里,这个年代差距是最短的。为了看出这一点,我们把它与其他古书做一个对比。
对比荷马(Homer) 的伊利亚特 (Iliad):
- 原本写成于公元前800年
- 所发现最早的抄本片段:成书于公元前400年。
- 与原本相差400年
- 第一个伊利亚特的完整抄本:成书于公元后10世纪。
- 与原书相距1800年。
相比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的作品:
- 原本成书于公元前384-322年之间
- 最早的抄本:成书于公元后850年
- 与原本相距1200年。
相比柏拉图(Plato)的四部曲
- 原本成书于公元前427 – 347年间
- 所发现的最早片段:成书于公元前300年
- 与原本相距47年。
- 最早的全本抄本:成书于公元后900年
- 与原本相距1200年。
基于此,相比于其它任何古书,新约圣经所拥有的抄本是最多的,抄本与原本的年代差距度也是最小的。这就意味着,在古书中,目前圣经的可靠度是最高的。如果我们相信目前我们读到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荷马的作品与原本相比是精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相信圣经是精确的。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圣经抄本精确度的话,所有已知抄本之间的相同度达到98%。就相异的2%,学者们发现:
有些微的拼写错误和一些词序的改变,但完全不会改变圣经的教导或任何篇章的整体意思。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圣经文本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确信自己读到的圣经信息就是原始作者的本意。
记得我们在本次学习的开始处说过,“圣经的可靠性”有两个含义:
- 从古到今,内容没有改变,当前版本与第一本内容一样。
- 我们所认为的书卷作者身份是可以得到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