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倡自尊心不符合圣经教导?Why Promoting Self-Esteem Is Unbiblical?

作者:Paul Brownback / 翻译:王弟兄 / 2022-09-19 / English Version 英文版

世俗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世俗心理学家的影响下,美国文化接受了一种观点:即自尊能造就人在情感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行为方面的健康。这个理论教导说,所有的个人问题,如酗酒、吸毒、关系不畅、抑郁和焦虑都是由低自尊、消极的自我形象造成的。它声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于发展自尊、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这一理论还断言,自尊使个人能够发挥出其最佳水平。棒球运动员、推销员、丈夫和妻子,以及履行任何其他角色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自尊而取得成功。

这一理论还坚持认为,自尊不应该基于行为表现,好的行为表现是指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勤奋努力并获得成功。相反,个人应该无条件地对自己感觉良好,不是因为有好的行为表现,只是因为他/她是一个人。

此信念构成自尊理论的基本内容,因为它主张在我们能够有好的行为表现之前,必须先有自尊,因为除非我们首先学会自尊,否则好的行为表现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我们的自尊不能建立在良好的行为表现上。故此,治疗师的工作、以及自尊类书籍和研讨会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高度尊重自己,无视自己的行为表现,无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仅仅因为自己是个人。

这种理论在定义自尊时,使用的是情感方面的词语,如喜欢自己或对自己感觉良好。自尊倡导者经常使用自爱作为自尊的同义词,而这个 “爱” 的含义,也是情感意义上的爱。

福音派的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福音派心理学家的影响,福音派采用了上面的这个世俗理论,即最佳生活需要我们自尊或自爱。福音派的理论植根于这样的信念:上帝无条件地爱我们,因此我们可以也应该无条件地爱自己,无视行为表现。它断言,信徒如何生活并不影响上帝对我们的态度或行动。

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神接受我们是基于恩典,因此无论我们如何生活,他都会接受我们。许多福音派人士教导说,当我们得救时,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罪都被赦免了。因此,当神看我们时,他看不到我们的犯罪行为,而只看到基督的公义。因此,他无条件地接受我们。

作为回应,我们也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自己,自尊自爱,对自己感觉良好,无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了与世俗理论保持一致,福音派心理学家教导说,我们的情绪、行为、关系甚至精神问题,皆是由于我们未能理解上帝是无条件地爱着我们,由此导致我们未能无视自己的行为表现、未能无条件地爱自己。解决我们的问题和实现我们的全部潜力的途径在于拥抱上帝对我们无条件的接纳,并且作为回应,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接纳我们自己。

世俗自尊概念所存在的问题

这个概念的根基性问题在于它不起作用。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 (Carol Dweck) 在谷歌的一次演讲中,主持人问道:“现在自尊理论和自尊运动受到广泛的否定,我想请您讲讲,从其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德韦克回答说:“这完全是一场灾难”。接着她解释了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自尊理论是如何对个人产生的是伤害而非帮助。她的结论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并不能产生该理论所承诺的结果。柯克-约翰逊 (Kirk Johnson)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上撰文指出:“研究表明,自尊本身并不是成功的有效预测因素。事实证明,用传统的衡量标准,罪犯和少年犯往往有很高的自尊。” 学术研究支持这一结论。自我感觉良好并不能解决情绪、行为和关系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将我们转变为最佳的人之状态。相反,它似乎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福音派自尊概念所存在的问题

有几个原因警告我们,自尊或自爱不是圣经中的概念。首先,它与《圣经》中对人的描述相悖,即使是那些已经重生的人。绝大多数基督徒都知道他们在敬虔的生活方面有许多失败,而且经常需要忏悔和宽恕。另外,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教会并没有教导过自爱。相反,教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奥古斯丁 (Augustine) 和约翰-加尔文 (John Calvin) 都认为自爱是不符合圣经的。更成问题的是,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呼吁要爱自己,也没有任何地方表明这样做是有益的。

提摩太后书3:1-5(和合本)里的教导让我们对此理论更加担忧:“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 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 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这段经文警告说,在最后的日子里,自爱将成为一种败坏的力量,这似乎正指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段经文中的 “爱”在原文希腊语中是 philia,指的正是当代自尊理论所推崇的感觉上的爱。

(编者注:上面和合本中的 ”人要专顾自己” 这句话,在新译本中是:专爱自己,在英文NIV版是 lovers of themselves,而ESV 版是 lovers of self。)

福音派心理学家甚至很多牧师都试图根据耶稣的教导来支持自尊理论,即我们应该爱人如己。耶稣在说完第一要紧的诫命是爱上帝之后,他说:“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据此,他们声称,耶稣是在教导我们,除非我们先爱自己,否则不能爱我们的邻居。

这种解释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没有注意到 “爱” 在这个经节中的性质。此处的这个“爱”在希腊语原文中是agape,指的是行动之爱,而不是感觉之爱。这段经文不是在教导我们对邻居或自己有好的感觉。相反,耶稣是在命令,就像我们采取行动满足自己的需要、给自己穿衣吃饭那样,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动力去关心别人的需要。这节经文与自尊或感觉上的自爱毫无关系。

出路

由于圣经没有任何地方教导我们应该爱自己,有些人或许会想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恨自己或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圣经对此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上面提到的新约中 agape 爱的概念中找到。耶稣给出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诫命要求我们过上以 agape之爱为特征的生活。这种爱需要完全专注于他人。换句话说,解决自尊问题的方法是消除与爱自己或恨自己有关的自我关注,取而代之的是向外关注上帝和他人。向内关注会产生情感、行为和关系上的问题,而向外关注上帝和他人则会带来灵、情感、行为和关系方面的健康和生产力。这个简短的概述无疑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我的书《自爱的危险》 (The Danger of Self-Love)(第二版)中有所涉及。

编者按:本文作者保罗-布朗巴克博士 (Dr. Paul Brownback) 的侍奉包括任职牧师、圣经辅导员、和圣经学院 (Citadel Bible Collage) 的前任校长。出版多部书如下。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常发涉及圣经、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文章。他的博客地址:www.truthforu.com

本次,他专门投稿本站,为此,本站感恩赞美!

他的书:除了他在本文中提到的那本《自爱的危险》(第二版),他还写了另外几本书。《反击:为什么福音派在文化战争中失利以及他们如何取胜》(Counterattack Why Evangelicals are Losing the Culture War and How They can Win),《在你有生之年被提的希望之代》 (Generation of Hope for the Rapture within Your Lifetime),《如何成功地成为你人生的CEO – 12条属灵原则 (How to Succeed as CEO of Your Life 12 Spiritual Principles),《许可自私:破坏美国的世俗和福音派意识形态》 (Licensing Selfishness The Secular and Evangelical Ideology Destroying America)。 布朗巴克博士目前正在为他的下一本书《信心》 (Faith)。

他的教育背景:保罗-布朗巴克博士 (Dr. Paul Brownback)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West Point,拥有塔尔博特神学院 (Talbo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神学硕士学位,俄克拉荷马大学 (University of Oklahoma)的人类关系硕士学位和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的宗教教育博士学位。

1 thought on “为什么提倡自尊心不符合圣经教导?Why Promoting Self-Esteem Is Unbiblical?

  1. haifeng

    中文的“自尊心”似乎没有什么贬义(或许也可以翻译成Self-Respect?而Self-Esteem或者可以对应”自我价值认同”?)。
    仔细想来,“自尊心”也的确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耶稣当年医治那些麻风病人和被鬼附的人,也是旨在重新树立他们的自尊心。
    作者所指的,自60年代以后北美世俗心理学家提倡的“自尊心”,更像是一种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 – 我有能力,我有潜力,我能成功,我不需要神的帮助(酷似一些传销公司的培训员工手法)。这是我们基督徒应当警惕的思潮。
    我们需要有自尊心,但是这个自尊心应当是建立在对大能的神完全顺服的基础上的。我们是蒙恩的罪人,神从尘土中将我们救拔出来,在永恒的国度里得着赏赐,这是如今我们可以夸耀的“Self-Esteem”。

    Reply

留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