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弟兄/2022-04-30
前几天遇到一位华人母亲,其与前白人丈夫非常忧虑、非常伤心。他们说自己青春期的女儿在网上阅读了很多LGBTQ的信息后,决定要做变性手术。父亲劝说无效,情急之下,拍了女儿背部一巴掌,虽不是很重,但女儿报警,被警察带离家庭,放在寄养家庭,寄养家庭的主人是一对女同性恋。母亲极后悔地说:早带孩子去教会就好了。
`青少年通常会对生活中的一切感到好奇和自我怀疑,包括性别和与其他人的性关系,所以一方面他们需要得到指引和帮助,另一方面家庭环境、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又可能让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羞耻、和难以启齿,从而转身向网络、同龄人、或有类似行为之人等寻求帮助。而这些信息来源不但难于提供符合圣经的引导,相反常常会带来更加背离圣经的误导。
青春期的青少年为探索和建立自己的独立身份,包括性别身份,会对父母和权柄有一种背离的倾向,即常说的青春反叛期。即便是误导信息所指向的道路,也会成为其备选探索方案之一。但富有见识和经验的父母常会迅速看出将来的不良后果,并为此焦虑不已,试图迅速扭转方向,将其改变。但很多时候,或由于过去已经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或由于方式急躁粗暴,受到孩子的顶撞,演变成争吵和冲突,不但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孩子在怒气中更不愿意接受父母和权柄的引导,从而向误导的方向更加迈进。
基于上述理解,圣经中的三个原则可能对很多父母有帮助(但不限于此三个),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对这种时刻。
- 带孩子到教会,引导孩子从小认识主,遵行圣经的教导。
很多人都很熟悉箴言书22:6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个经文不但适用于教孩子走基督的道路,也适用于训练孩子走非基督的道路。如果从小允许非基督的道理灌输于孩子,要想在他们成人之后,引领他们转而走基督的道路,应该会有更大的难度。
2. 父母不离婚,背起十字架,让孩子看到一个基督门徒的榜样。
玛拉基书2:15在讲到上帝为何不喜悦离婚时说,神要得虔诚的后裔。换言之,离婚会增加后裔成为敬虔的难度。婚姻是撒旦攻击的重点目标,因为破坏婚姻,就更可能破坏后裔。有些基督徒夫妻认为,既然两人之间有这么多的困难,不如离婚,因为没有争吵的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从玛拉基书2:15节可知,这是一个谎言。中国人知道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只有把底线划在离婚之上,两人没有第三者去选择,才会迫出全力来改善关系。
从使徒们的屡次失败中可以看出,基督门徒的榜样是一个跌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前进的榜样,并非是不会犯罪、不会失败的榜样。当父母展示出犯罪跌倒、却又靠基督恩典重新得力的榜样时,无疑将加增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对基督的信心与盼望。
即便是我们践行了上诉两个原则,孩子仍然可能做出意料之外的错误选择,此时我们可以思考浪子的故事。
3. 放松,以浪子父亲的态度面对孩子的错误选择。
从路加福音15:11-32节浪子的故事可以看出。是神并非是父扭转了浪子的心、使浪子认罪悔改;父没有为了面子在家人邻舍间刻意隐藏小儿子的错误选择;浪子在猪圈里想起父时,心里没有什么怒气;父是无限接纳、恩待浪子。
另外,很多时候,当孩子做出错误选择时,人们包括父母都会认为一定是父母方面出了问题。但父在小儿子变成浪子以前就是一个慈父,小儿子变成浪子与父没有关系。马太福音13:24-30告诉我们,稗子的出现是仇敌撒的,不是田主造成的。
故此,我们不要允许弟兄姐妹停止聚会,倒要按着圣经的教导,彼此劝勉(希伯来书10:25),因为我们仇敌魔鬼撒旦,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