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弟兄 / 2021-12-21
在本文中,教会是指在基督里联结在一起的全体信徒;而华人教会既包括大陆的,也包括非大陆的。社会原本包括所有的人,此处主要指非信徒。时代就是历史中的某个时段。挑战既指攻击、考验、和质疑,也可以延伸到照顾弱者和维护公义。
华人教会在面对社会挑战时常常很沉默。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华人一贯有忍让、包容、求和睦的好品格,不愿有冲突,恐伤及面子;华人通常务实、避谈让人感觉玄虚的形而上之事;有些人是因为忠心于基督在其他方面的托付譬如牧养,从而无暇顾及;有些是因为不屑回应;还有人或是因为懒惰或是因为惧怕。
在不屑回应的人中,常见两个理由:1 不必回应,只要专注地建设和基督之间的好关系即可;2 不必回应,因为这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瞬间的事,都要消失。本文只能浅薄地谈这两个理由,以期抛砖引玉,或可以因此获得弟兄姐妹的指正、以及在此问题上真知灼见。
对于第一个理由,笔者同样认为最重要的是与基督有好关系,但在圣灵带领下,按照圣经真理回应时代挑战与此不但不矛盾,且是建立与基督之间有好关系的一个切实行动。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15:14)
圣经中有多处吩咐我们要勇敢回应时代的挑战。旧约中的摩西、但以理、尼希米、和以斯帖等就是例子。法老和埃及人固执地要求世代奴役神的民,摩西坚持要求他们释放神的子民。巴比伦王和其国民要求神的民拜偶像,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公开、明确地拒绝之。外邦统治者不允许神的民独立自主,尼希米顶住压力修复耶路撒冷城墙。哈曼成功游说国王,得到了屠杀神子民的圣旨,而以斯贴冒着生命危险,反游说国王成功,逆转了神子民的命运。 还有一个反面例子,所罗门之所以拜偶像,一方面是妃嫔游说他的结果,(王上11:4)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缺失教会有效反应的结果。
新约中,耶稣教我们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加10:27)又命我们做光,并把光照在人前,(太5:14-16)这两个命令合在一起后,达到的效果就是:义人引导他的邻舍。(箴言12:26)换言之,爱邻舍的一个表现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当行的义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远在天涯的人已经是近邻了。所以,在圣灵带领下,按真理回应社会的时代挑战就是在遵行圣经的教导,就是在建造与基督的好关系。
事实上,每个信徒包括持第一种理由的不屑回应者,也会遇到亲友同事的挑战。只不过当挑战不是直接对我们个人提出时,我们没有感到回答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这些表面上非直接针对个人的挑战,信徒仍然有责任、有必要来回答,既因为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6:2)又因为针对基督和教会的挑战最后将落在每个信徒个人的身上,所以当哈曼要屠杀神子民时,末底改曾警告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以斯帖4:13-14)
对于第二个理由,笔者也同样认为,从历史中看当前是有益的,而更进一步从耶稣永生国度看当前的事是更有益的。
中国教会的文字健将张亦镜(1871-1931)老前辈一生回应了很多的时代挑战,如狙击‘立孔教为国教运动’(1910s)和抵挡‘反基督教运动’(1920s)。这些属灵征战在历史中是短暂的,在永生中更短。这个历史和永恒意识会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些事情是不需要焦虑的,因为即使张老前辈在征战上都没有胜利、甚至都不作为,历史仍然会按照上帝的设定而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神给每一代的每个人都有时代的托付,这些托付对当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神在其中有他的终极目的,那就是:通过忠心于这些托付,来预备操练那一代人在永生国度里承担神分派给他们的职责。
所以当神把上述的征战放在张老前辈那代人面前时,既因为这些征战对当时的教会是重要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操练和预备张老前辈们,使他们可以在永生国度中承担分配给他们的角色。如果张老前辈们当时没有去忠心于这些托付、或不作为,既亏欠于当时的教会,也亏欠于神。
所以教会既需要用神掌管历史的眼光看当前,从而不焦虑,又要积极回应当代挑战,不仅是为了当前教会的需要,更加是为永生国度做预备。
当前,疫情无疑是华人教会所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一方面,我们相信疫情造成的一切不正常都会过去,包括聚会不正常、灵命下降、爱心冷落、侍奉受阻、被感染、甚至回天家。但另一方面,神在警示人类,基督再来的日子近了,人要悔改归回。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回应?从中能得到什么预备和操练?对我自己来说就是:学习靠神不再恐惧,坚持面对面的实体聚会,恢复暂停的外出传福音侍工。欢迎弟兄姐妹批评指正,并分享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