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每个基督徒成圣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到的过程,也是必须要具备的意识。
作者:A. B. Simpson 翻译:王弟兄
译本来源:侍奉耶稣网站
2021-07-20
PDF下载在页尾
目录:
前言
- 自作主意
- 自我放纵
- 求自己的益处
- 自满
- 自我荣耀
- 相信自我
- 在意自我
- 自大
- 自贬
- 自证
- 敏感
- 寻求自己的益处
- 内省
- 爱自己
- 自私的爱
- 自私动机
- 自私欲望
- 自私选择
- 自私娱乐
- 自私拥有
- 出于自私的惧怕和忧虑
- 出于自私的悲伤
- 出于自私的牺牲与自我否定
- 出于自私的品格和道德
- 自义
- 出于自私的成圣
- 出于自私的慈善和礼物
- 自私的基督徒侍工
- 出于自私的祷告
- 出于自私的盼望
- 自己的生活
结论
前言: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他们的地、是从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约书亚就将那地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为业 ……共计三十一个王。”(书12:7、24)
“亚巴是亚衲族中最尊大的人。”(书14:15)
“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书15:14)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
这里所描述的不是我们与更严重的罪之间的冲突,因为当我们越过约旦河,进入了圣洁、顺服、和安息之地后,那些严重的罪就已经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了。这些话描述的是那些已经进入了应许之地的基督徒在更高层面上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当然,没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敢于放纵自己去故意地不顺服或犯罪。但我们相信,还有其他不易识别的敌人,而约书亚与之长期交战的这些国王就象征着这些敌人。
这些敌人就是我们生命中以不同形式彰显出来的自我,这些自我的彰显虽然不一定能算做是那么严重的、直接的、或肆意的罪,但却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所以如果有人想要完全符合上帝的心意,就必须降服和去除这些自我。它们非常霸道,如果我们允许它们继续存在,那么它们最终要陷我们于罪中、使我们与主隔绝。
这些王都属于一个家族,祖先是亚巴,即亚衲的父亲。亚衲是亚巴的长子,他的这一支有很多的孩子,这些数目众多的后代形成了至少三十一个小国;按照日历计算,基督徒一个月中的每一天都要面对其中一个的攻击。
亚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巴力的力量”。这代表一个自然之心的力量。巴力是古代西顿人的自然之神,亚巴代表自然之心,充满了自我主张和自足的全部力量。
其子亚衲的名字,在希伯来语中代表“长脖子”。长脖子显出来的是骄傲和自我主张;故此,这两个名字彰显出了他们整个家族的特征。
经文提到了其三个儿子的名字:示筛、亚希幔、挞买,这些名字也显出其家族的特征。示筛的意思是“自由”,而这个词是自私喜欢使用的通行证。亚希幔的意思是“大胆”,代表着自我的独立性,暗示着没有节制。挞买的意思是“人的兄弟”,表达了忽略上帝的人文主义,即将要把人性上升为神的倾向,并且含有非个人而是整个族群自足的意思。
我们有兴趣审视一下这个老旧我帝国的诸王吗?看看能不能认出哪几个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
自作主意
这是帝国的老首领 – 亚巴。他用人称代词“我”和主动动词“要”来表达它的政令(即我要)。他独自尊大,不承认任何王,只承认自己的强制性选择。
迦勒要想拿下希伯仑,亚巴就必须死去。要想让爱来统领,自我意志就必须去除。
将自己降服于上帝的意志,是成圣和获得平安的关键。
不仅是要去除恶念,自我意志也必须除去。有一些东西,上帝认为我们是可以拥有的,但因着我们是随己意想要拥有,上帝就不给我们,因他不得不迫使我们向着自己的意志而死,这只是为了破碎我们,使我们学会自我降服,完全接受他的带领。
故此,在我们的生命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上帝本希望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当我们不再因自己的意志去获取、而是不得不降服自己的意志、将之交托给上帝去决定时,上帝就赐予我们,因为此时由上帝按自己的意愿白白地赐给我们时,此事物就不会带给我们危害了,此时我们所接收到的,不再是那个出于私心的偶像,而是上帝的托付了。
故此,上帝从亚伯拉罕那里带走了以撒,然后再还给他,此时的以撒不再是亚伯拉罕的以撒,而是上帝的以撒了。
因此,被降服的意志变成了更强大的意志,因为在我们里面的不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而是上帝的意志;因此,当我们选择时,我们是靠着上帝的力量在选择,做出的是有永恒意义的选择。
我们有没有屈服自己的意志,从而去接受上帝的意志?亚巴城有没有变为希伯伦?变为彰显神爱的居所?
自我娇惯
这是指以任何方式去满足罪的愿望。
吃、喝、娇惯食欲有错吗?行为本身或许是没有错的,但娇惯就使这些行为有了错。我吃,不是因为这可以使我感到满足和愉悦,我喝,也不是因为这能让我高兴,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也就是说,为了上帝愉悦、为了我身体的需要,我吃喝,这是为了让我强壮地去服侍荣耀上帝,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和目标。自我满足的想法玷污了本身没错的行为,所以一个本身无错的行为可能有完全自私和罪恶的动机。
故此,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也可以完全献给上帝,从而成为神圣和圣洁。
我们有没有学会为他荣耀而活、向自己而死的秘诀?
求自己的益处
求自己的益处是自我生命的一个表现形式,必须将之降服。“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爱人不是为了实现自己个人的一些目的,而是要使别人受益、使上帝得荣耀。
世界上的人大多是寻求自己的益处和荣耀、实现自己的影响力、愉悦自己。但一个分别成圣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并安息在上帝的旨意里,知道“这一切都要加给你”。
自满
这体现了长脖子亚衲的精神。这是一个骄傲的灵,骄傲就是为自己的品质而欣喜、对自己感到满意。
这与虚荣不同,虚荣是寻求别人的赞赏。自满是对自己非常满意,从而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有很高的独立性,从而可以超越别人的批评和赞誉。这是一个自我的神。它是自我生命中最微妙的体现形式之一,有一种崇高的气势,使它的拥有者看不到它的危险和深深的罪孽
自我荣耀
自我荣耀与自满相反。自我荣耀不是寻求自己的称赞,而是别人的称赞。在自己眼里,自己或许是渺小的,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试图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一个有地位的女士不需要依靠自己的衣饰,所以通常看上去很普通。但对于交际花来说,正因为缺少重要性,所以会热衷于花枝招展地去吸引注意力。
自我荣耀吹嘘自己,但因为体量小,所以小泡泡很快就鼓起来。但放了气之后,发现它的实际体积很小,就如那些纨绔子弟和时尚之女。
但真正分别为圣的生命不想要这些。它意识到自己的虚无,明白自己所拥有的都是来于神,故此它用上帝爱的面纱遮脸,穿上上帝的义袍,并躲在上帝的怀中,说,“不是我,而是活在我里面的基督”。
自信
这是自我生命的一种体现形式,它依赖自己的智慧、能力、和自己的义。当西门彼得说: “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时,他就是出于自信。
自信的人通常有很好的常识和很强的独立精神。他相信并依赖自己的判断。他轻视那些让上帝和圣灵带领的人。如果我们要有基督的力量,自信就必须除去。故此,必须让最强壮的天性经常失败,才能使他们达到自我的尽头,然后才可以引导他们像彼得一样、像大腿受伤的雅各一样,从今以后依靠上帝的力量前进。与自信紧密相连的是:
在意自我
在此种状况下,自我所意识到的总是自己。自我在研究自己的每个行为、表情、和词语。病态地把每一种感觉和内在的状态都记录了下来。有时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器官。我们观察自己的呼吸、脉搏、体温、身体状态。持续地、病态地意识着自己的功能和情况。一切不再简单。我们如此在意自己,就像是一个人拽着自己的领子,把自己往前拖。
这是一种可怕的捆绑。上帝要我们拥有天真小孩子的自由,这种自由发出的行为体现着自发的冲动和优美的自在。他并不想让我们看着自己脸上的灿烂、意识着自己的神圣、或记录着自己的每一个牺牲和服侍;他是想拥有我们,这样在末了的时候,他可以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我渴了,你给我喝”;他想让我们忘记自我,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他说:“我们什么时候看见你饿了,就给你吃;什么时候看见你渴了,就给你喝?”
我们该如何脱离这可怜的自我在意?唯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意识,意识到主的同在,意识到存在有超越我们自己的目标,就是为上帝和别人而活,意识到基督是为我们而活、住在我们里面、住在那引发我们行为的甘美自发的冲动里。在意自我的一个夸张表现就是:
自大
这种使人不快的表现很常见。有些人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带着一种自大,当他们走在街上时,几乎会诱发别人上前去问:“对不起,先生,请问您是否是一位特别的大人物吗?”
真正的伟人通常没有此种表现,此种表现倒是常见于一些小人物的身上,他们为了遮掩自身的无关紧要,就自吹自擂大摇大摆起来。一个真基督徒不喜欢如此。
属神的谦卑在言行间自然流露。真谦卑并非贬低自己,而是根本不考虑自己。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与自身的份量相称。与自大紧密相连的是:
自贬
自贬与自大一样不好。有些人对自己的缺点和无能有着强烈的意识,从而阻止了自己参与服侍,因此一想到侍奉,他/她就说自己太渺小。一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印刷品上,他/她就开始担心被人吹捧。一被邀请到台上坐,就开始脸红并后退,然后躲起来。一被呼召参与服侍,就以自己无能力而拒绝。这都是自我的表现。
一个真正降服的人没有名字可供印刷、没有自我去被别人留意,也没有能力去侍奉。这人的名字已经交给了基督,如果基督要用,就由他用,无论扬于人前的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这人也没有服侍的能力,但如果基督要差派,基督就会装备并提供一切必要的资源。所以这人不质疑,反倒满心相信,因为自己的一切力量都是从上帝来的。
自证
这是指自我捍卫自己的权利和清白。他/她迅速感知到伤害和冒犯,然后明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他/她相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顾念,尽管要求从不不过分,然而会坚持自己的每一个权利。这种自我捍卫并非恶。它不要求过分的褒奖,只是要求得到该有的顾念。
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可敬的自我形式。但与主耶稣基督的精神正相反。基督道成肉身就是对自己一切权利的放弃。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与上帝同等,但他不以此为强夺,反而“倒空自己,成了无名之辈。”
如果上帝想要带你到此地步,倒空你、并使你不为人知,这对于上帝是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上帝实现这一切。但如果我们学耶稣,不劳驾别人、由自己来完成这一切,那就是件很美的事了。
基督受羞辱的本质在于其放弃了一切属天的权利,而当他来到地上时,又放弃了地上的一切权利,一生以放手为己任,直至放弃生命。
你只有面对你最珍视的权利,你才是开始在学习如何降服自我。降服自我就是把你最珍视的权利交给上帝,作为荣耀的储蓄存在上帝那里;每次你降服自我,上帝就把此存入你的银行账户,并有利息计入。想想他要如何地回报你,在今生就有很多,在永生里是何等地更多!
我诚挚地相信,在我的生活和服侍上所受到的绝大多数祝福,是因为有人说我的坏话,并且上帝使我愿意允许他们这么做。“由示每咒骂吧;或许耶和华会因他今天的咒诅而善待你。”
敏感
敏感是自私最让人痛苦的表现形式之一
有一天在印度,我看到了地上长着一个很美丽的小藤萝。我想如果把一片叶子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一定会很漂亮。但是当我把它从地上捡起来时,叶子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无叶子的藤条,一条很硬的杆儿,我感到很奇怪,“叶子去哪了呢?”地上其它藤蔓的叶子都还在那里,没有一片是从我手里的藤蔓上掉下去的。
我再看手里的小干棍儿,这就是我从地上捡起来的那个蔓条,我发现原来叶子都卷起来了,变得非常干硬,好像是遭秋风吹打过一般。我去摸地上其它的叶子,它们也一样蜷缩起来。我意识到,“哇,这是一个种很敏感的植物。”
这让我想起来曾遇到过的一些人,他们都曾在一个时段内光彩夺目,但当他们被冒犯、或遇到了一些不友好或让人气馁的情况时,他们就突然消失了,收缩成了干硬无叶的枝条,再也没有办法重新让他们参与进来。就好像是立即变成了准备装入玻璃箱中的埃及木乃伊一样。这是什么导致的?
自我?
“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么都不能使他们绊脚。” (诗篇19:165)是主带领我们至此种状况、并会保守我们的。
就某种状况,我们可以是,我们也可以不再是,因为在我里面活着的不再是自己,而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在那种状况里,“从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这话是真的。
寻求自己的益处
有些人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对我有何影响?
你看到了自己这一边的情景,但如果你能等等、并听听你弟兄那一边的情景,如果你愿意相信那一边的情景的确是存在的,那么你就会免受许多的痛苦和误解。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将自己置身于你兄弟的位置。考虑一下他的处境和他的观点。如果你能感同身受,你会怎么做?你将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改变甚至会让你自己感到惊讶。然而这只是自我忘却之神圣艺术中的第一步。
内省
我们病态过分的自我审视是自我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会给我们基督徒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和伤害。
既有对的自我审视,也有错的自我审视。唯有上帝才能正确地判断我们。有时当我们试图自我审视时,就像进入一个墓穴,会被里面的有害气体所毒害,而我们却很欢迎被毒害。保罗说,“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但判断我的乃是主。”
让我们把自己交给上帝,并诚恳地说,“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让我们走在他里面,信他会展示给我们需要看到的图景,然后相信“我们若在甚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我们。”
爱自己
爱自己是各种自我表现形式的根源。它以自己为中心,导致我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能力都用于自己,这扭曲了我们的本性,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我们的品格;这就好像是我们的眼睛,眼睛受造为的是看外面的客观世界,而非内视看眼睛自己本身。
上帝是真实的存在,其本质是爱,不为自己活,而是为了他人,当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时,我们就与上帝对立,实际上是夺了他的王座,成为自己的神。
要扭曲和毁灭一个人就让他/她去爱自己、为自己活。
自私的爱
自我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自私的爱
我们爱自己的朋友、家人、还有带给我们欢乐的人。即使是我们所爱的人,我们更多地也是在关注他们带给我们的幸福,而非关注如何祝福他们。
以自己为终点的爱是自私和低等级的。寻求别人益处的爱才是神圣和高级的。
自私动机
即使是最高尚的行为,如果掺入了自私的目的,也会被玷污和颠覆。
重要的不仅是我们说什么、做什么,而且是为什么要这么行为。上帝在看我们的思想和目的,他是以动机来审判我们的行为。
一个出于自然的心,是不能不带着自私的动机去做好事的,这就玷污了好行为的纯洁性。
自私欲望
自私欲望总是源自一个老旧的自然心,即使这些自私的愿望从来没有机会实现,我们也应该去除之,取而代之的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愿望,那是由神的爱所激发的。
贪婪的灵就是一个自私的欲望,上帝已经将其定为拜偶像,这是很可怕的罪。
自私选择
自私的选择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意志是行为的源泉,并决定着我们的言行。我们需要一个受到正确指引的意志,这意志不是要满足自己,而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允许,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自私娱乐
娱乐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这是自私;另一种是做正确的事而带给我们的愉悦。我们与上帝、与自己有和睦的关系,这就是最真实的愉悦。
自私的娱乐、追求自我的愿望、以自我为目的,这是属地的、暂时的、并且是错误的。
自私拥有
属世界的寻求得到世界,并把自己所拥有的称为是自己的。上帝的真儿女没有自己的,都是上帝托付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
真基督徒对财产的看法是一种受托人的心态;保有的是上帝的礼物,为的是侍奉上帝,按上帝的带领,为了上帝的荣耀。
这是上帝设计的方式,可以医治属世界的贪心和要拥有的灵,除非把所有的都绝对、永远地放在上帝的脚下,并按上帝的意志去处理,我们就还没有成圣。
出于自私的惧怕和忧虑
我们的关心和焦虑几乎都源于自私。
如果我们完全降服于上帝,并且认识到我们生命的每个时刻都绝对属于他,我们就没有焦虑,因为我们看自己是上帝的产业,他会一直小心地看护着我们。主说:“你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然后以一种不寻常的逻辑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
“所以”这个词显示在侍奉玛门和焦虑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
出于自私的悲伤
我们许多的悲伤来源于自私、受伤的骄傲、抱负、爱自己、或失去了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自我的死去可以消除一个悲惨的世界,却带给我们一个喜乐的天堂。
出于自私的牺牲和自我否定
出于自私的牺牲和自我否定既是自我矛盾的,又是真实的。
一个人可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他仍然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或展示自己的正统、又或是在宣扬自己的信念和主义。
西门.斯泰莱特(Simon Stylites)或许是这个世界上自义和在意自我的最极端的体现,他在一个柱子上坐了25年,就靠些小钱,吃些根茎。他通过自我否定来满足自己、高举自己、并拯救自己。简单地说,他只是把老生命的溪流装在了一个新管道里而已。
出于自私的品格和道德
有些品格和道德或许是出于自私的目的。
法利赛人很有品格,但这只是他们自私的外衣,目的就是要展示,所以无价值,甚至是一件坏事。简单地说,这就是在做广告,其动机毁掉了其价值。
一位女士走在街上,小心地把裙子撂在一边,免得被她堕落的姐妹碰到,这或许是自以为得体的冰冷例子;而她可怜的姐妹,虽然有各样的缺点,却可能是一个慷慨的人,甚至可能是出于某种错误的爱的动机而犯罪,为他人而牺牲了自己。虽然这并不能缓解她的罪,但比起那位鄙视她的道德姐妹来,这位的品格可能是更高贵的。
自义
自义就是要凭着自己的虔诚行为在上帝面前证明自己是对的,但这就否定了上帝的义和救赎。当上帝说“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时,他不是单单在说我们的罪,也在说我们的义。我们必须要放下自己的义,作为无助、无用的罪人,接受基督的义,以此在上帝面前称义。
出于自私的成圣
我们的圣洁或许出于自私,也就是说,当我们过于沉浸于自己的属灵经历时,我们的眼睛就从耶稣身上挪开,而聚焦在自己身上,于是成了属灵里在意自我的例子,而自己的美德也就被此种自我的隐蔽性和内向性而玷污。
真正的成圣是忘我的,是持续地依靠在基督耶稣身上的,因为他才是自己的义,且是完全的。
出于自私的慈善和礼物
有些慈善和礼物或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即使是最慷慨的捐献也可能是为了宣传自己,其动机还是为了自己的益处和荣耀。
一些人很慷慨地施与,但又附加了很多条件,并卷入在自己捐赠的运作上,以致于最终失去了公正性,使整个事情看上去像是在享受高品位的兴趣爱好。
自私的基督徒侍工
我们布道可能是因为这样会带给我们智力上的享受。
我们为教会做事,可能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个教会、这里的教牧同工、或这里的某些人。
我们从事慈善或基督徒方面的职业,可能是因为这样会有舒适的生活、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内容。
又或者我们的侍工原则是自私的,又或是为了某个派别。
因着福音侍工的自私性,上帝的教会今日在萎缩。教会花在信徒身上的钱超过其花在外邦人身上的七百倍,在其各种计划中,都体现着一种自私的灵。
出于自私的祷告
很多基督徒的祷告显得非常自私。
他们的祷告的范围不超过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自己的家庭、或许还有自己的教会。他们很少提及那些因信心受苦的家庭以及正在毁灭中的世界。
最好的祷告是出于无私之爱的祷告,当我们学习为别人祷告时、把正在灭亡中的世界挂在心上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反得了上千倍的丰富,这就证明了“施比受更有福。”
出于自私的盼望
很多人的未来与现在一样自私。他们梦想着将来的喜乐和胜利,他们眼中都是属地的事,而且常常,唉,就像是夏日空中的浮云毫无根据。
福音的真盼望会吞掉所有自私、属地的愿望。期盼我们主、即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示,这是上帝喜悦的盼望,有了这样的盼望,其它所有的愿望就都退居次要位置了。即使对天堂的老盼望有时也会是一种疲惫中盼望安息的自私愿望,它也要被改变为对基督再来的盼望,这是高尚和荣耀的盼望,会把我们从自我中举起来,进入与万众一起享有的更大的祝福里,也督促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加速这个进程、预备世界去迎接主。唯有上帝可以给我们这个崭新属天的盼望,这既是崇高让人激动的,又是神圣的盼望。
自己的生活
我们必须避免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由自己拥有的,而应该看为是上帝的托付。
“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是真献身的精神;“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这是生命的意义,唯一应被宝贵的目标。
故此保罗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他又说,“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无私的生命是安全的,又是不朽的,直到它那伟大的目标得以实现。
结论
我们该如何征服这些亚衲族的巨人呢?我们该如何胜过自己呢?我们又该如何拥有爱之城希伯仑呢?
- 我们当然需要浸入神大能的话语,“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我们必须完全降服自我,以至于不再拥有自我。我们必须永远交出自己和自己的一切权利,把拥有自己的权利交给上帝,由上帝永远地拥有和掌控我们,这是我们与上帝的永约。这种降服是不可取消的,我们必须持守这种态度,永远不能反悔。
2.每一天都有试炼和冲突,31个王都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让上帝把我们的降服在生活中的细节上得以实现。我们对于大原则的接受必须要体现在琐事细节上,并且逐渐地,在充分经历了这个自我否定和全然成圣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坚固建立。当每一件事临到我们时,上帝会问我们一个问题: “你是属自己,还是属我的?”如果我们对于约是认真的,上帝就会实现它。亚甲必须死,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我们签署死亡令之时,上帝将使死亡令生效。
3. 我们必须选择自我的解毒剂,即基督的爱。我们见过当爱的力量进入人的生命时,是如何改变了一个自私的女孩儿,这个女孩儿曾一度寻求社会上的享受和自爱的满足,却被改变成为一个耐心的、自我牺牲的妻子和母亲,为了她全心所爱的男人,愿意忍受一切的贫乏、尽一切的力量。基督的爱、唯有基督的爱,才能在更高的意义上消灭爱自己的能量,才能使我们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4. 最后,我们不仅是需要基督的爱,也需要基督自己。他不是转变我们生命、征服既定敌人的一个原则、一个情绪、或一个动机,而是一个活着的人。基督会把他的心放在我们里面,这样他就活在我们里面,我们就能靠着他的生命而生活,靠着他的爱而去爱,言、行、思想,以至于一切,无不在基督里,这就是“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故此让我们接受基督,他是自我的解毒剂、是爱的主、是心灵的征服者。
敌有隐秘一能力,
信徒或感有恐惧,
比罪不易被觉察,
人心为它却欢喜。
此力即为自私魔,
又或称为恣意我,
既愿我里由主居,
自我必须被湮没。
古时亚衲有后裔,
巨人今犹肆游弋,
自我荣耀信自我,
求己益处求己意。
即如傲慢亚衲族,
也遭迦勒刀下屠,
圣爱之城希伯伦,
唯有胜者据而住。
脱去己意赖救主,
主悦我往圣座处,
愿主意志充满我,
我意消除你意矗。
免我相信我自己,
自足也非源主意,
我力全然交予主,
从此你力我所依。
救我不求己益处,
己身也非我做主,
愿遵圣言成活祭,
全然属于主基督。
荣耀虚荣求去掉,
名声赞誉易生骄,
全部荣耀归基督,
唯有他名配荣耀。
耶稣助我灭自我,
圣灵不断提醒说,
我心我伤我受辱,
神爱至死无求索。
圣火昔降西奈山,
摩西见荣惊无言,
今求圣荣充满我,
永使自我无生还。
耶稣今来居于我,
每日携我行天国,
活我生命爱我爱,
掌我口舌说我说。
我思我想与我行,
愿此一切顺圣灵,
不再视其属自己,
全属基督居我灵。
Pingback: 关于爱的语言(三)– 自私拦阻亲密的婚姻关系 | 侍奉耶稣 We Serve Jesus